和晟儀器中標惠州學院差示掃描量熱儀及熱重分析儀各四臺
-
惠州學院(Huizhou University,HZU)為廣東省屬全日制公辦本科高校、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省屬本科高校和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第二批省級雙創示范基地和省創建國家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立項院校。
我司和晟儀器中標惠州學院四臺差示掃描量熱儀及四臺熱重分析儀,感謝惠州學院對我司的支持。
和晟儀器中標惠州學院差示掃描量熱儀及熱重分析儀上海和晟 差示掃描量熱儀上海和晟 熱重分析儀
全部評論(0條)
熱門問答
- 和晟儀器中標惠州學院差示掃描量熱儀及熱重分析儀各四臺
惠州學院(Huizhou University,HZU)為廣東省屬全日制公辦本科高校、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省屬本科高校和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第二批省級雙創示范基地和省創建國家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立項院校。
我司和晟儀器中標惠州學院四臺差示掃描量熱儀及四臺熱重分析儀,感謝惠州學院對我司的支持。
和晟儀器中標惠州學院差示掃描量熱儀及熱重分析儀上海和晟 差示掃描量熱儀上海和晟 熱重分析儀
- 和晟差示掃描量熱儀中標黑龍江省建筑材料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
一、項目編號:JDZB[CS]20230001
二、項目名稱:實驗室能力提升設備采購項目
三、采購結果
和晟差示掃描量熱儀中標黑龍江省建筑材料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
- 熱重分析儀與差示掃描量熱儀的區別
- 測量性能能
- 東莞市天業塑膠選購我司差示掃描量熱儀及熱重分析儀
- 東莞市天業塑膠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精密塑膠模具制造、注塑成型,產品絲印、噴油、組裝于一體的復合型技術企業。公司引進日本、臺灣等模具生產設備以及擁有50-560TS范圍的全自動注塑成型生產設備。主要產品有塑膠制品-開模定制:鯊魚鰭外罩、傳動組件、齒輪組件、新能源電池,儲能、安防、車載、藍牙耳機、充電寶外殼、塑膠螺絲、尼龍鉚釘、導光柱、LED間隔柱、PC板間隔柱、文具扣等,產品廣泛用于新能源電池,儲能,安防、車載、藍牙耳機、充電寶、計算機,家用電器,通訊設備,手機,燈光裝飾,印刷行業等。
東莞市天業塑膠選購我司HS-DSC-101差示掃描量熱儀及HS-TGA-101熱重分析儀,現已安裝調試完畢。
東莞市天業塑膠電子有限公司上海和晟 HS-DSC-101 差示掃描量熱儀上海和晟 HS-TGA-101 熱重分析儀
- 差示掃描量熱儀的技術參數
- 差示掃描量熱儀一般價格
- 主要測環氧樹脂的玻璃化轉變溫度
- 差示掃描量熱儀的主要特點
- 《DSC差示掃描量熱儀》問題解答
1)Linseis的原理是功率補償型原理還是熱流型?
熱流型原理2)DSC的應用范圍?
可用于測量包括高分子材料在內的固體、液體材料的熔點、沸點、玻璃化轉變、比熱、結晶溫度、結晶度、純度、反應溫度、反應熱。3)功率補償型DSC有何優點?
1. 精確的溫度控制和測量
2. 更快的響應時間和冷卻速度
3. 高分辨率
4)基線為何很重要,如何校正?
基線的重要性:1. 樣品產生的信號及樣品池產生的信號必須加以區分;
2. 樣品池產生的信號依賴于樣品池狀況、溫度等;
3. 平直的基線是一切計算的基礎。
如何得到理想的基線
1. 干凈的樣品池、儀器的穩定、池蓋的定位、清洗氣;
2. 選擇好溫度區間,區間越寬,得到理想基線越困難;
3. 進行基線Z佳化操作。
5)主要是什么因素導致儀器損壞?
1. 用力過大,造成樣品池不可挽救的損壞;
2. 操作溫度過高(鋁樣品皿,溫度>600℃);
3. 樣品池底部電接頭短路和開路;
4. 樣品未被封住,引起樣品池污染。
- 差示掃描量熱儀ta-q20是什么類型
- 差示掃描量熱儀哪些部位需要維護
-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選購我司HS-DSC-101差示掃描量熱儀
-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Xingzhi Colleg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位于浙江省金華市,是1999年8月經浙江省政府批準,并于2004年11月被教育部確認的綜合性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選購我司HS-DSC-101差示掃描量熱儀,現已安裝調試完畢。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上海和晟 HS-DSC-101 差示掃描量熱儀
- 差示掃描量熱儀對熔點測試的原理及判斷
差示掃描量熱儀是指在程序控溫和一定氣氛下,測量與試樣和參比物溫差成比例的流過熱敏板的熱流率的儀器。
熔點是固體將其物態由固態轉變(熔化)為液態的溫度。晶體開始融化時的溫度叫做熔點。物質有晶體和非晶體,晶體有熔點,而非晶體則沒有熔點。晶體又因類型不同而熔點也不同。一般來說晶體熔點從高到低為,原子晶體>離子晶體>金屬晶體>分子晶體。
怎么從差示掃描量熱儀的DSC曲線看熔點?
ICTA標準化委員會規定,前基線延長線與峰的前沿Z大斜率處切線的交點,代表熔點。前基線就是指,在熔化過程之前的接近水平的基線。峰前沿就是指峰達到Z低點之前的那段曲線。
熔點是物質從晶相到液相的轉變溫度,是熱分析Z常測定的物性數據之一。其測定的度與熱力學平衡溫度的誤差可達±1℃左右。目前采用ICTA推薦的方法,測出某一固體物質的熔融吸熱蜂。
熱焓是表示物質系統能量的一個狀態函數,其數值上等于系統的內能U加上壓強P和體積V的乘積,即H=U+PV。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從體系和環境間熱量的傳遞來衡量體系的內能與焓的變化值。在沒有其它功的條件下,體系在等容過程中所吸收的熱量全部用以增加內能,體系在等壓過程中所吸收的熱量,全部用于使焓增加,由于一般的化學反應大都是在等壓下進行的,所以焓更有實用價值。差示掃描量熱儀的DSC曲線中我們可以通過計算峰面積得到試樣的熔融熱焓。
(來源:北京恒久實驗設備有限公司)
- 差示掃描量熱儀選哪個品牌的好?
- 差示掃描量熱儀測定玻璃化溫度的討論
差示掃描量熱儀測定玻璃化溫度的討論
非晶態高聚物從玻璃態到橡膠態,有一個轉變——玻璃化轉變。這個轉變一般其溫度區間不超過幾度。但在轉變前后,模量的減少達三個數量級。在實用上是從硬而脆的固體變成韌性的橡膠。所以,玻璃化轉變是高聚物一個重要的特性。
形成玻璃態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高聚物分子結構不對稱,不能形成結晶;也可能是沒有足夠的能量去重排結晶。而且多數高聚物也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下方能結晶。同時高聚物很難形成的結晶,總有部分非晶態存在,因此玻璃化轉變是高聚物普遍現象,只不過非晶態少的高聚物玻璃化轉變不明顯。
一,玻璃化轉變溫度的測定
高聚物在玻璃化轉變時,除了力學性質有很大變化,其他性質如體積,熱力學性質, 磁性質等,都有很大變化。在理論上后面的變化更為重要。下面就簡要介紹:
1,體積的變化
用膨脹計測定玻璃化溫度是Z常用的方法。一般是測定高聚物的比體積對溫度的關系.把曲線兩端的直線部分外推至交點作為Tg(如圖1)
從圖可以看出,玻璃化轉變同冷卻速率有關:冷卻的快。得出的Tg高;冷卻的慢,Tg就較低。同樣,加熱速率或快或慢,Tg也或高或低。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體系沒有達到平衡。但要達到平衡,需要很長的時間(無限長),這在實驗上做不到。通常采用的標準是每分鐘3℃。
測量時.常把試樣在封閉體系中加熱或冷卻,體積的變化通過填充液體的液面升降而讀出、這種液體不能和高聚物發生反應或溶解、溶脹,Z常用的是水銀、也有人用空氣作測量的流體,達時可測定壓力的變化。
其它與體積有關的性質也可用于測定,加試樣的折射系數、X射線的吸收等。
2,熱力學方法
量熱方法也是測定玻璃化溫度的常用方法。在Tg時,熱焓有明顯變化,熱容有—個突變。自從有了差熱分析(DTA)和差示掃描量熱計后,量熱方法變得更為重要。
象體積變化一樣,熱焓和熱容的變化也和速率有關:圖2表示比體積(V)和焓(H)對溫度的關系,圖3表示體膨脹系數和熱容對溫度的關系,都出現行“滯后”現象。圖中曲線1是緩慢冷卻,曲線2是正常冷卻和升溫,曲線3是快速冷卻;曲線1、3是正常升溫。
3,核磁共振法(NMR)
利用電磁性質的變化研究高聚物玻璃化轉變的方法是核磁共振法(NMR)。
在分子運動開始前,分子中的質子處于各種不同的狀態,因而反映質子狀態的NMR譜線很寬。當濕度升高,分子運動加速后,質子的環境被平均化,共振譜線變窄,到了Tg時譜線的寬度有了很大改變。圖5給出了聚氯乙烯的NNR線寬(ΔH)的變化。由圖5可得Tg為82℃。
圖2 非晶高聚物焓和溫度的關系 圖3 非晶高聚物熱容和溫度的關系
除上述方法外,這里再列舉幾種測定玻璃化轉變的方法,如圖6、7、8所示。圖6為甲基丙烯酸丙酯的折光率—溫度曲線。由圖6可見,T> Tg, dn/dT增加,即鏈段開始運動后光線在聚合物中的傳播速度增加;圖7為天然橡膠導熱系數——溫度曲線。可以看出,T>Tg時,鏈段的無規熱運動阻礙了熱能的定向傳導,使λ值急劇減小;圖8為聚酯酸乙烯酯的膨脹率——溫度曲線。說明了T>Tg時,由于鏈段運動,“自由空間”增加,則dv/dT值急劇增大。
4,其他方法
上面的這些測量方法多以玻璃化過程中發生的物理現象為基礎。以不同物理量為準則的測量方法,所得玻璃化溫度各不相同,而且試驗測量也相當費力和耗時,而從自由體積理論、熱力學理論和動力學理論來計算玻璃化溫度尚存在許多問題 。因此,有人另辟蹊徑對聚合物的玻璃化溫度作合理的推測。下面以硬脂酸乙烯酯+ 乙酸乙烯酯+ 氯乙烯體系形成的三元聚合物為例,采用神經網絡法,建立了進料組成中各組分的摩爾分數、鏈節重量分數和聚合度等與玻璃化溫度的定量映射關系,進而對未知條件下的三元聚合物玻璃化溫度作出了預測。
神經網絡作為一種并行仿生信息處理系統,由若干層神經元組成,各層神經元之間通過聯接權進行信息傳遞與交換。本文采用具有三層結構的逆傳播神經網絡模型,網絡拓撲結
構如圖1 所示。各層神經元之間的信息通過SIGMOID 函數進行傳遞,以SDEC 為迭代收斂判據,以SDEP 表達網絡的預測能力[3 ] 。二者定義如下:
式中SQRT 表示取平方根,i 和j 分別為訓練集和測試集中的樣本序號,加和分別遍及訓練集和測試集所有樣本點,yexp 、ycal和ypred分別為實驗值、標定值和預測值。網絡的權值調整按如下方式進行wij = w ij +αδi x j +ηΔw ij
其中w ij為上一層中神經元i 到下一層神經元j 的聯接權, x j為相應神經元的輸出值,δ為對應神經元的誤差項,ΔWij為上次迭代權值與前次迭代權值之差,a和η分別稱為學習效率和沖量因子。有關神經網絡逆傳播算法的詳細內容參見文獻[4 ,5 ] 。 玻璃化溫度標志著聚合物物理性質的巨大變化。在Tg 以上,玻璃態聚合物將變得柔順而趨向于流動。要對Tg 做出預測,首先要了解影響Tg 的因素。在相同的試驗條件下,影響聚合物Tg 的主要因素是聚合物的結構特性。包括鏈的柔性、支化情況、鏈規整性和聚合物的分子量。對于聚合物來說,不同成分的鏈節比例及各組成鏈節的重量分數都將影響Tg 值。鏈的柔性取決于組成主鏈的化學結構的本性,化學鏈易旋轉的柔性鏈趨向于有低的Tg,若某種集團的引入阻礙鏈的旋轉而使其僵硬,則會使Tg 升高,側鏈的生成將阻礙鏈的旋轉,從而提高Tg 值,側鏈越大,這種效應越明顯。另一方面,側鏈的增大,降低了聚合物鏈間作用力,弱化了分子間力對Tg 的影響,側鏈效應具有雙重作用。從聚合物的鏈節成分比例看,各組成成分的差異,影響了鏈的規整性,規整性好,利于分子的斂集,限制了分子的內旋轉,使玻璃化溫度Tg 升高。從分子量效應看,隨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加,端基分率減小,自由體積減小,鏈的自由度也減小,Tg 值則升高。
綜合上述分析,在處理硬脂酸乙烯酯+ 乙酸乙烯酯+ 氯乙烯三元共聚體系時,我們選擇了合成聚合物時 進料組成中三個成分的摩爾分數(X1 ,X2 ,X3) ,以此表達聚合物組成鏈節比例的數量效應,考慮到各單體重量上的差異,我們選擇了聚合物中硬脂酸乙烯酯的重量分數和乙酸乙烯酯的重量分數來表示鏈節組成上的重量效應(W1 ,W2) 鏈的柔性、規整性及支化情況均與此組成效應相關,比如當硬脂酸乙烯酯的重量分數超過約0. 4 時,聚合物鏈出現支化。對于分子量效應,我們選擇了聚合度(N) 來表達。這樣我們得到6 個影響Tg 的因素,由此構成6 維空間R6 (X1 ,X2 ,X3 ,W1 ,W2 ,N) ,而聚合物的Tg 將構成一維空間R1 ( Tg) ,為建立兩個空間的聯系,我們選擇神經網絡,采用631 網絡拓撲結構,即輸入層設置6 個節點,分別對應于6 個影響因素,輸出層設置1 個節點,對應于Tg 的響應值,隱含層設置3 個節點,以適應由6 維空間到1 維空間映射的復雜性要求。訓練過程的學習效率取為0. 35 ,沖量因子取為0. 85 。從文獻中收集到的數據如表1 所示,取其中前36 組數據作為訓練集,其余12 組數據為測試集。以訓練集數據訓練神經網絡,構造由6 維空間到1 維空間的映射關系,當SDEC 達到4. 6915 時,網絡迭代8800 次,此時停止訓練并轉入對測試集的預測,以檢驗訓練模型的預測能力,得到的SDEP 值為3. 2253 。神經網絡訓練過程中誤差演化曲線如圖9 所示,實驗值和預測值之間關系如圖10 所示。從圖9 可以看出,訓練過程是收斂的,說明學習效率和沖量因子的選擇是合理的。從圖10 可以看出,實驗值和預測值是比較接近的,說明由神經網絡得到的模型是可靠的,實現的由6 維空間到1維空間的映射關系是正確的。
圖9 神經網絡訓練過程中的誤差演化曲線 圖10 Tg計算值,實驗值,預測值之間的關系
二,玻璃化轉變的理論
玻璃化轉變有很多理論,但不外乎從熱力學的角度去計算理想玻璃態的熵,或是從玻璃化轉變的松弛現象去考慮動力學過程。
1,自由體積理論
自由體積理論認為高聚物的體積是有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大分子本身的占有體積,另一部分是分子間的空隙,后者即為自由體積。在溫度比較高時,自由體積較大,能夠發生鏈段的短程擴散運動,而不斷地進行構象重排。溫度降低,自由體積減小,降至Tg以下時,自由體積減小到一臨界值一下,此時鏈段的短程擴散運動已不能發生,高聚物表現為固體的性質,這是就發生了玻璃化轉變。
WLF方程預示了玻璃化轉變的等自由體積狀態。根據WLF方程
(1)
根據Doolittle經驗式,并假定在Tg時,自由體積分數為fg ;在Tg以上時,自由體積分數隨溫度線性變化。
(2)
由此可推導出WLF方程式的類似形式
(3)
于是,C1=B/2.303fg, C2=。B是Doolittle方程中的常數,近似等于1。
從許多實驗事實,發現在大部分非晶態高聚物中,
C1=17.44 C2=51.6 (4)
由此,。這就是說,玻璃化轉變時高聚物的自由體積都等于
體積的2.5%。
上述結論可以用圖12加以具體說明。Fox和Flory認為:在Tg時,玻璃態的比體積是Vg。其中部分是大分子的占由體積Vo’。Vo是零度時的占有體積,隨溫度上升,分子熱運動振幅增大,引起占有體積膨脹,替膨脹系數是βg。Vg中的另一部分是自由體積Vf,在Tg以下,分子運動凍結,Vf被凍結在高聚物中不再變化。于是,T=Tg時,比體積是
(5)
而T>Tg時,比體積是
(6)
式中βr是Tg以上的替膨脹系數,這時,除了占有體積的正常膨脹外,自由有體積也在膨脹,
從圖12可以知道,自幼體積膨脹系數就是Δβ,Δβ=βr-βg=βf。當溫度降到Tg時,自由體積的分數達到臨界值,等于2.5%。這時,高聚物進入玻璃態。
自由體積理論是一個玻璃化轉變處于一個等自由體機狀態的理論,談隨著冷卻速率不同,高聚物的Tg并不一樣,因此Tg時的自由體機并不相同,同時,自由體積理論認為Tg以下自由體積不變,實際是會變得。Kovacs曾對高聚物的體積松弛做過大量的研究工作,他把淬火后的高聚物恒溫放置,發現高聚物的體積隨著放置時間的變長而不斷變小,這表明自由體積在不斷減小,但減小的速率越來越慢。高聚物中自由體的多少和其物性關系很大。
2,熱力學理論
按照Ehrenfedst對平衡熱力學的定義,轉變可以分成一級轉變和二級轉變。如轉變前后的兩種物態分別用下標1、2表示,則在轉變點兩種物態的Gibbs自由能應相等,即
F1=F2 (7)
但在轉變點對一級相變來說,自由能對溫度T、壓力P的一階導數在轉變時是不連續的;而對二級轉變來說,二階導數是不連續的;
一級轉變
(8)
二級轉變
(9)
根據熱力學的關系,可以明確自由能F對T,P的一階導數和二階導數的物理意義。因為
(10)
其中S熵,V是體積,Cp是熱容,β是體膨脹系數,κ是壓縮系數。
因此,一級相變,在轉折點,兩種物態的熵和體積不相等。
(11)
二級轉變,在轉變點,兩種物態的Cp,β,κ不相等
(12)
在玻璃化轉變時,高聚物的Cp,β,κ恰恰都有不連續性,所以通常把玻璃化轉變看作是二級相變,其實并沒達到熱力學平衡,因而不是真正的二級相變。
Gibbs和Dimarzio的理論,是玻璃化轉變的熱力學理論Z嚴密的代表,它通過對構象熵隨溫度的變化進行了復雜的數學處理,證明通過T2(高聚物熵為零真正二級轉變時的溫度)時,F和S是連續變化的,內能和體積也是連續變化的,但Cp和α不連續變化,從而從理論上預言,在T2時存在真正的熱力學二級相變。
G—D理論認為,盡管事實上無法達到T2,因而無法用實驗證明其存在。但是,在正常動力學條件下觀察到的實驗的玻璃化轉變行為和T2處的二級轉變非常相似,T2和Tg是彼此相關的,影響它們的因素應該相互平行,因此,理論得到了關于T2的結果,應當也適用于Tg。在這樣的框架內,得到了一系列結果,很好的說明了玻璃化轉變行為與交聯密度,增塑,共聚和分子量的關系,也解釋了壓力對T2,Tg的影響。
G—D理論認為T2時存在真正的二級熱力學轉變,因此壓力對Tg的影響可以直接從平衡熱力學關系式求出。對于—級相轉變,轉變溫度的壓力依賴性由clapeyron方程確定
(13)
此式不能直接應用于二級轉變,因為此時ΔV和ΔS都為零,dT/dP不確定。但是,我們可以援引L’Hopital法則,將式(13)右邊的分子和分母分別求導,以求得極限值。將式
(13)右邊的分子和分母分別對T求導,并根據式(12)可得
(14)
如果對壓力求導,則結果為
(15)
所以壓力對T2的影響,當然也就是對的影響,可以用式(14)和(15)表示。式
(15)和自由體積理論的結果式相同,并與實驗結果基本相符,說明G—D理論是成功的。
G—D理論預言的熱力學二級轉變溫度T2,可以由WLF方程求出。當取Tg作為參考溫度時
(16)
式中。稱為移動因子,是溫度為時的松弛時間,C1和C2兩個經驗常數此時可取近似普適值.分別等于17.44和51.6。根據前面的分析,到T= T2時,構象重排需要無限長的時間,即;或者說,為將一個有著無限時間標尺的實驗數據,移動到有限的時間標尺,必須取。顯然,滿足上述條件,方程式(16)右邊的分子維持有限值時,分母必須變為零,即
C2+T2-=0 (17)
因而
T2= -C2≈-52 (18)
2,動力學理論
玻璃化轉變現象有著明顯的動力學性質,Tg與實驗時間標尺有關,因此有人認為玻璃化轉變是由動力學方面的因素引起的。
Z初的動力學理論認為,當高聚物收縮時,體積收縮有兩部分組成:一是連鍛的運動降低,另一部分是連鍛的構象重排成能量較低狀態,后者又一個松弛時間。在降溫過程中,當構想重排的松弛時間適應不了降溫速度,這種運動就被凍結出現玻璃化轉變。
動力學理論的另一類型式位壘理論,這些理論認為大分子構想重排時涉及到主鏈上單鍵的旋轉,鍵在旋轉時存在位壘,當溫度在Tg以上時,分子運動有足夠的能量去克服位壘,達到平衡。但當溫度降低時,分子熱運動的能量不足以克服位壘,于是便發生了分子運動的凍結。
三,影響玻璃化溫度的因素
由于玻璃化轉變是與分子運動有關的現象,而分子運動又和分子結構有著密切關系,所以分子鏈的柔順性、分子間作用力以及共聚、共混、增塑等都是影響高聚物Tg的重要內因。此外,外界條件如作用力、作用力速率,升(陣)溫速度等也是值得注意的影響因索。
1.化學結構
(1) 鏈的柔順性
分子鏈的柔順性是決定高聚物Tg的Z重要的因素。主鏈柔順性越好,玻璃化溫度越低。
主鏈由飽和單鍵構成的高聚物,因為分子鏈可以固定單鍵進行內旋轉,所以Tg都不高,特別是沒有極性側基取代時,其Tg更低。不同的單鍵中,內旋轉位壘較小的,Tg較低。例如,
主鏈中含有孤立雙鍵的高聚物,雖然雙鍵本身不能內旋轉,但雙鍵旁的α單鍵更易旋轉,所以Tg都比較低。例如,丁二烯類橡膠都有較低的玻璃化溫度。
(2)取代基
旁側基團的極性,對分子鏈的內旋轉和分子間的相互作用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側基的極性越強,Tg越高。一些烯烴類聚合物的Tg與取代基極性的關系如表2所示。
表2 烯烴高聚物取代基的極性和Tg的關系
此外,增加分子鏈上極性基團的數量,也能提高高聚物的Tg.但當極性基團的數量超過一定值后,由于它們之間的靜電斥力超過吸引力,反而導致分子鏈間距離增大,Tg下降。取代基的位阻增加,分子鏈內旋轉受阻礙程度增加,Tg升高。
應當強調指出,側基的存在并不總是使Tg增大的。取代基在主鏈上的對稱性對Tg也有很大影響,聚偏二氯乙烯中極性取代基對稱雙取代,偶極抵銷一部分,整個分子極性矩減小,內旋轉位壘降低,柔性增加,其Tg比聚氯乙烯為低;而聚異丁烯的每個鏈節上, 有兩個對稱的側甲基,使主鏈間距離增大,鏈間作用力減弱,內旋轉位壘降低,柔性增加,其Tg比聚丙烯為低。又如,當高聚物中存在柔性側基時,隨著側基的增大,在一定范圍內,由于柔性側基使分子間距離加大,相互作用減弱,即產生“內增塑”作用,所以,Tg反而下降。
(3)幾何異構
單取代烯類高聚物如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等的玻璃化溫度幾乎與它們的立構無關,而雙取代烯類高聚物的玻璃化溫度都與立構類型有關。一般,全同立構的Tg較低,間同立構的Tg較高。在順反異構中,往往反式分子鏈較硬,Tg較大。
(4)離子鍵的引入
分子鏈間有離子鍵可以顯著提高Tg。例如,聚丙烯酸中加入金屬離子,Tg會大大提高,其效果又隨離子的價數而定。用Na+使Tg從l06℃提高到280℃;用Cu2+取代Na+, Tg提高到500℃。
2,其他結構因素的影響
(1) 共聚
無規共聚物的Tg介于兩種共聚組分單體的Tg之間,并且隨著共聚組分的變化,其Tg在兩種均聚物的Tg之間線性或非線性變化。
非無規共聚物中,Z簡單的是交替共聚,他們可以看成是兩種單體組成一個重復單元的均聚物,因此只有一個Tg。而嵌段或接枝共聚物情況就復雜多了。
(2)交聯
隨著交聯點的增加,高聚物自由體積減少,分子鏈的運動受到約束的程度也增加,相鄰交聯點之間平均鏈長變小,所以Tg升高。
(3)分子量
分子量的增加使Tg增加,特別是在分子量很小時,這種影響明顯,當分子量超過一定的程度后,Tg隨分子量變化就不明顯了。
(4)增塑劑和稀釋劑
增塑劑對Tg的影響也是相當顯著的,玻璃化溫度較高的聚合物在加入增塑劑后,可以使Tg明顯下降。例如:純的聚氯乙烯Tg=78℃,在室溫下是硬塑料,加入45%的增塑劑后,Tg=-30℃,可以作為橡膠代用品。淀粉的玻璃化溫度在加水前后就有明顯的變化。
- 怎樣校準差示掃描量熱儀的溫度呢?
- 差示掃描量熱儀的差熱分析法是一種重要的熱分析方法,是指在程序控溫下,測量物質和參比物的溫度差與溫度或者時間的關系的一種測試技術。該法廣泛應用于測定物質在熱反應時的特征溫度及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包括物質相變、分解、化合、凝固、脫水、蒸發等物理或化學反應。廣泛應用于無機、硅酸鹽、陶瓷、礦物金屬、航天耐溫材料等領域,是無機、有機、特別是高分子聚合物、玻璃鋼等方面熱分析的重要儀器。差示掃描量熱儀的溫度校準:1.打開電腦,將儀器數據線與電腦連接,插上儀器電源,打開儀器背面的開關打開軟件,點擊菜單欄中“設置”選項,單擊“通信連接”,顯示連接成功后,儀器即與電腦連接初始界面為氧化誘導期測試界面,點擊“設置”里坐標選擇X-Temp,到另一界面在“設置”選項中,選擇“參數設置”。2.點擊快捷菜單中開始鍵,開始實驗等DSC曲線出現一個完整的峰之后,即可點擊快捷菜單上鍵,停止實驗點擊菜單欄上“數據分析”,選擇“曲線平滑”,系統便可自動修正曲線。點擊“數據分析”,選擇“熔點(熱焓)”,點擊確定,在曲線開始變化之前左擊,在曲線結束變化之后右擊。點擊“否”,在顯示出錫的外推起始熔融溫度Teo。若所選取的起始點或者終止點不正確,可以在對話框時,點擊“是”,重新選取錫的實際熔點為231.9℃,實驗所測得的Teo不在231.9±1℃范圍內,點擊儀器顯示屏左下角點擊,在“被測標準樣熔點”處輸入231.9,在“實際熔點”處輸入實際所測得的熔點值,按“OK”,點擊,關閉儀器校準界面校準后,先將軟件關閉,再關閉儀器,然后重新打開軟件、儀器,連接成功后再次測量錫的熔點值,若實際測量的溫度若不在231.9±1℃范圍內,重復上述操作,直到錫的熔點值在231.9±1℃范圍內為止。
(來源:北京恒久實驗設備有限公司)
- 差示掃描量熱儀和差熱分析儀有什么區別?
DTA(差熱分析儀)只可以做定性或者是半定量分析,但是DSC(差示掃描量熱儀)可以做嚴格的定量分析,原因在于DTA獲得的是deltaT與溫度T之間的關系,而DSC獲得的是deltaH與T之間的關系,因此前者無法定量分析,但后者可以。
差示掃描量熱儀和差熱分析儀所測出來的曲線趨勢大致一樣,就是物理意義不同,差示掃描量熱儀測量的是程序控制溫度條件下,樣品和參比物之間功率差與溫度的關系,而差熱分析儀測量的是程序控制溫度條件下,樣品和參比物之間溫度差與溫度或時間的關系。從熱學和熱統的知識看,他們曲線是一致的。升溫過程中,樣品開始開始反應時的升溫速率和程序控制的升溫速率是不一致的,是因為樣品開始開始反應時的升溫速率起初可能跟不上程序控制的升溫速率,導致溫度有一定的滯后。
差示掃描量熱儀(DSC)將與材料轉變相關聯的溫度和熱流作為時間和溫度的函數進行確定。該儀器還提供物理轉變(由相變化、熔化、氧化以及其他與熱相關的變化引起)期間材料吸熱(熱量吸收)和放熱(熱量散發)過程的定量與定性數據。
- 什么是差示掃描量熱法(DSC)?
差示掃描量熱法(DSC)
差示掃描量熱法(DSC)是一種熱分析技術,在該技術中,在樣本和參比物接受相同的溫度控制程序時,測量流入樣本和參比物的熱流速率之間的差異作為溫度或時間的函數。
例如,在加熱過程中樣本熔融時,DSC信號表現出吸熱峰。可以根據峰值確定熔融的特征溫度和焓。
有兩種不同的DSC測量方法:
熱流 DSC
由樣品和參比物形成的樣品單元的溫度在特定程序中變化,且測量樣品和參比物之間的溫差作為溫度的函數。
功率補償 DSC
測量每單位時間內施加到樣品和參比物上的熱能差作為溫度的函數,以使它們的溫度相等,同時由樣品和參比物形成的樣品單元的溫度在特定程序中變化。
DSC的工作方式?
由于最 流行的DSC是熱流DSC,我們將重 點解釋熱流DSC如何工作。將待分析的樣品和參比物置于DSC加熱爐中,并在受控條件下改變加熱爐的溫度。樣本與參比材料之間的溫差與所用溫度成函數關系。
樣品和熱穩定參比物之間的溫度差表明樣品內的狀態變化。
以上輸出溫度熱圖說明了DSC分析運行的典型信息,是溫度差(熱流:y軸(mW/mg))與上升的應用溫度(x軸)的關系圖。
基線偏移顯示了玻璃化轉變發生的溫度以及發生玻璃化轉變所需的能量。放熱峰的位置和分布情況給出了冷結晶溫度及其釋放能量的信息,吸熱峰與熔融溫度和通過該熱轉變所需的能量有關。這些信息可以確認聚合物ID、質量、結晶度和純度等,非常適用于檢查原材料質量。
熱流DSC由樣品和參比物支架、熱阻、散熱器和加熱器組成。加熱器的熱量通過散熱器和熱阻提供給樣品和參比物。熱流與散熱器和支架的溫差成正比。與樣品相比,散熱器具有足夠的熱容量。
如果樣品經歷了如轉變和反應等吸熱或放熱現象。這種吸熱或放熱現象會暫時使樣品溫度不同于程序溫度。因此,樣品溫度將不同于熱惰性的參比溫度。樣品和參比溫度的差異與經歷熱事件所需或釋放的能量成正比。通過使用標準物校準儀器,可以精確測量經歷熱事件所需的溫度和能量。
DSC提供了哪些熱特性信息?
DSC支持如玻璃化轉變、熔化和結晶等測量轉變。此外,還可以測量如熱固化和UV固化、熱歷史、比熱容(Cp)和純度分析等化學反應。
最 近,隨著高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發展,對熱特性細微變化的分析急劇增加。
這里列出了可以用DSC測量的現象和獲得的信息。
決定材料是否適用給定應用的兩個主要基本材料特性是玻璃化轉變和熔融。
玻璃化轉變(Tg)表示在一定溫度下,物質從玻璃態(硬)轉變為橡膠態(軟),反之亦然。玻璃化轉變將出現在含有缺乏有序性的非晶相的材料中。可以通過工藝或添加添加劑來控制溫度和材料非晶的程度,這將給予所需的材料機械特性。確定玻璃化轉變為材料的生產參數優化、質量控制和失效分析提供了溫度上下限。
熔點(Tm)表示發現第 一可檢測液相的溫度點,此時未遺留固體材料。可以檢測結晶和半結晶材料的熔點,且其熔化焓可用于確定材料的純度和結晶度。
如何解釋特定于ASTM方法的DSC結果
我們選擇了ASTM E794-06(2018)熱分析熔融和結晶溫度的標準試驗方法作為例子,通過解釋結果加以討論。
本試驗方法描述了通過差示掃描量熱法(DSC)和差示熱分析法(DTA)測定純材料的熔融(和結晶)溫度。
以下DSC曲線顯示了這種技術如何區分不同類型的聚合物。聚合物因類型和組成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熔融溫度(添加劑的類型或濃度)。以下例子顯示了兩種類型的聚乙烯(高密度和低密度),它們的熔點不同。聚合物的熔融溫度取熔融過程的峰值。
該測量結果可用于確認進料的原材料標識、檢測微量雜質(如聚乙烯中的聚丙烯)以及最 終產品規格。它適用于粉末、薄膜或顆粒。
使用DSC的優勢?
DSC可能是四種熱分析技術中最 流行的一種,溫度范圍較寬使其能夠檢測到大范圍的轉變。測量材料的轉變也很容易,尤其是對于玻璃化轉變很重要的聚合物。
日立DSC分析儀系列可實現明顯更好的熱分析
DSC儀器具有世界一 流的靈敏度和基線重現性,能夠提供更精確的試驗,甚至能夠評價最小的熱事件。創新型Real View 相機系統在測量過程中提供實時觀察結果,從而進行顏色分析、測量尺寸變化以及了解非預期結果。在測量過程中查看樣品圖像也有助于與同事和可能不了解這項技術的客戶分享結果。DSC200為常規應用提供了領先的技術,無任何限制,是各種應用場景的理想選擇。DSC600專門設計用于滿足最 先進的材料開發和失效分析,這要歸功于其靈敏度和分辨率,尤其是用于應用研究領域中。
- DSC原理的差示掃描量熱儀(DSC)的基本原理
- 差示掃描量熱儀到底能不能精確測量焓值
5月突出貢獻榜
推薦主頁
最新話題
-
- #DeepSeek如何看待儀器#
- 干體爐技術發展與應用研究
- 從-70℃到150℃:一臺試驗箱如何終結智能...從-70℃到150℃:一臺試驗箱如何終結智能調光膜失效風險?解決方案:SMC-210PF-FPC溫濕度折彎試驗箱的五大核心價值1. 多維度環境模擬,覆蓋全生命周期測試需求超寬溫域:支持-70℃至+150℃的極限溫度模擬(可選配),復現材料在極寒、高溫、冷熱沖擊下的性能表現;控濕:濕度范圍20%~98%RH(精度±3%RH),模擬熱帶雨林、沙漠干燥等復雜工況,暴露材料吸濕膨脹、分層缺陷;動態折彎:0°~180°連續可調折彎角度,支持R1~R20彎曲半徑設定,模擬實際裝配中的微小應力,提前預警裂紋、斷裂風險。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