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評論(1條)
-
- 果果loveX 2010-11-17 00:00:00
- 激光粒度儀,測出的初始數據是粒度分布。然后,通過粒度分布算出各種平均(直)徑。 再用其中的D(3,2)平均徑,它又可以寫成Dsv,叫表面積/體積平均徑,也稱Sauter平均徑,把顆粒作為理想球體,算出比表面積。公式Sv= 60000/Dsv ,其中 Dsv單位μ,Sv單位cm2/cm3。 Sv叫體積比表面積,還有重量比表面積Sw,它們關系Sv = d•Sw ,d為比重。Sw單位cm2/g。 . BET是氣體吸附法,儀器價格貴、操作繁,精確度高,它通常給出的是Sv體積比表面積。 布來恩(Blaine)是氣體透過法,價格便宜、操作方便,精確度差。它通常給出的是重量比表面積Sw。 激光粒度儀給出比表面積是什么,看它單位,是Sw的類似布來恩,是Sv類似BET。但是,粉體顆粒不會是理想球體,所以在數值上與BET或者布來恩相差很大。
-
贊(4)
回復(0)
熱門問答
- 激光粒度儀測試出的粉體材料比表面積是布萊恩比表面積還是BET比表面積?
- 求助:粉體比表面積求法
- 已知:粉體密度0.45g/mL 單個直徑74μm(粉體假設為球體) 求此粉體比表面積? 那位高手知道,麻煩告之。。先謝謝了!!
- BET法計算比表面積
- 具體原理與計算方法
- 為什么t-plot算得的外比表面積大于總的BET比表面積
- 為什么t-plot算得的外比表面積大于總的BET比表面積
- 如何用全自動比表面積測定儀測定礦粉比表面積?
- BET測試活性炭比表面積小,為什么?
- 自己買到不同種類的活性炭經水洗,350℃焙燒后,做BET測試,數據顯示有8m2/g,甚至椰殼活性炭的比表面積也是7m2/g,這是什么原因啊,是活性炭自身問題(據文獻報道活性炭的比表面積應在500m2/g之上啊),還是有可能測試過程有問題(不過有些顯示還比較正常,但... 自己買到不同種類的活性炭經水洗,350℃焙燒后,做BET測試,數據顯示有8m2/g,甚至椰殼活性炭的比表面積也是7m2/g,這是什么原因啊,是活性炭自身問題(據文獻報道活性炭的比表面積應在500m2/g之上啊),還是有可能測試過程有問題(不過有些顯示還比較正常,但Z大也就470m2/g左右)。 展開
- BET比表面積分析結果影響因素
diyi,和樣品預處理時間有關。以氫氧化鎳為例,它的處理時間至少需要8小時,由于其干燥過程容易板結,故處理溫度不宜過高(一般90度),這樣就導致處理溫度不夠,用加長時間來彌補。
第二,和樣品的處理溫度有關。以氧化鋁為例,它的處理溫度一般是300°C。若降低其處理溫度,容易造成測試結果偏小,且BET測試曲線線性很差。
第三,和處理時的真空度有關。真空度偏低,使得真空室的蒸汽的飽和蒸汽壓偏高,同時樣品表面處理不干凈,這樣都造成測試結果偏小(個別樣品除外)。
第四,和稱樣量多少有關。樣品量的多少和他自身的比表面的大小有關的,一般比表面越大,稱樣量越少,反之越多。但是在樣品管體積一定的情況下,量太多容易造成管路堵塞;太少容易出現脫附峰拖尾。所以選擇合適的稱樣量是很有必要的。
第五,和測試樣品的自身吸附特性有關。大部分樣品處理后的比表面都是大于處理前的比表面,有的樣品不處理的時候比表面很大,處理后反而變小,
第六,和儀器的類型有關,一般來說,靜態容量法測得結果比動態色譜法測得的結果更加準確,這個是由于前者測得是吸附數據,后者得到的是脫附數據。若樣品中存在不規則的孔,氮分子進入孔內后,脫附時,由于出口很小,就有可能不出來,造成脫附的數據失真。
具體的動態法和靜態法的區別.
BET比表面積測試是由3H-2000系列BET比表面積測試儀進行測試的,3H-2000系列BET比表面積測試儀獲得10項技術ZL,獲得國家創新基金支持,測試精度高,重復性好.(來源:貝士德儀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影響粉體比表面積測試結果的因素有哪些?
- bet比表面積75m2/g相當于多少目
- 天津哪兒能做比表面積(BET)和H2
- 圓柱體的體一般比表面積大
- 圓柱體的體一般比表面積大
- 在粉體的比表面積定義中,粉體顆粒的總表面積指的是什么?
- bet 能測試大孔的比表面積嗎
- 為什么要測比表面積
- 什么是比表面積?
- 什么是比表面積?
- 什么是比表面積
- 請教用BET方法測比表面積中的氮氣吸附問題
5月突出貢獻榜
推薦主頁
最新話題
-
- #DeepSeek如何看待儀器#
- 干體爐技術發展與應用研究
- 從-70℃到150℃:一臺試驗箱如何終結智能...從-70℃到150℃:一臺試驗箱如何終結智能調光膜失效風險?解決方案:SMC-210PF-FPC溫濕度折彎試驗箱的五大核心價值1. 多維度環境模擬,覆蓋全生命周期測試需求超寬溫域:支持-70℃至+150℃的極限溫度模擬(可選配),復現材料在極寒、高溫、冷熱沖擊下的性能表現;控濕:濕度范圍20%~98%RH(精度±3%RH),模擬熱帶雨林、沙漠干燥等復雜工況,暴露材料吸濕膨脹、分層缺陷;動態折彎:0°~180°連續可調折彎角度,支持R1~R20彎曲半徑設定,模擬實際裝配中的微小應力,提前預警裂紋、斷裂風險。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