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拍攝高清火星影像圖
火星是除了地球以外人類了解最多的行星,已經有超過30枚探測器到達過火星,它們對火星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并向地球發回了大量數據。
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于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并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探測器攜帶設備:中、高分辨率相機、火星磁強計、火星礦物光譜分析儀、環繞器、著陸器和巡視器等。2月24日6時29分,“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實施近火制動 進入火星停泊軌道。3月4日,國家航天局發布3幅由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拍攝的高清火星影像圖,包括2幅黑白圖像和1幅彩色圖像。
全色圖像由高分辨率相機在距離火星表面約330千米-350千米高度拍攝,分辨率約0.7米,成像區域內火星表面小型環形坑、山脊、沙丘等地貌清晰可見,據測算,圖中最大撞擊坑的直徑約620米。
高分辨率相機采用了集光能力強、有效口徑利用充分、光學傳遞函數高、雜光抑制能力強的長焦距離軸三反消像散光學系統,焦距4640mm,全視場角2°×0.7°。光學系統采用了先進的低敏感度設計方法,應用高陡度大偏離量離軸高次非球面反射鏡,同時保證了系統像差校正與大攝遠比的實現。光機結構以全碳化設計理念,解決了相機長焦距技術指標與重量資源緊張之間的矛盾,通過碳纖維桁架實現了光學元件的高精度位置保證和高輕量化的結構設計,相機總質量不到43公斤。相機焦面配置了3片包含全色、紅、綠、藍、近紅外的五譜段TDI CCD圖像傳感器和2片國產面陣全色CMOS圖像傳感器,可以實現多光譜線陣推掃成像和全色面陣成像的兼容,具備獲得火星表面高分辨率全色圖像、彩色融合圖像與視頻圖像的能力。
火星礦物光譜分析儀則用來分析火星礦物組成與分布,研究火星整體化學成分與化學演化歷史,分析火星資源與分布區等。光譜分析儀的分析原理是將光源輻射出的待測元素的特征光譜通過樣品的蒸汽中待測元素的基態原子所吸收,由發射光譜被減弱的程度,進而求得樣品中待測元素的含量。它符合郎珀-比爾定律 A= -lg I/I o= -LgT = KCL 式中I為透射光強度,I0為發射光強度,T為透射比,L為光通過原子化器光程由于L是不變值所以A=KC。物理原理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繞核運動的電子組成的,原子核外電子按其能量的高低分層分布而形成不同的能級,因此,一個原子核可以具有多種能級狀態。能量最低的能級狀態稱為基態能級(E0=0),其余能級稱為激發態能級,而能最低的激發態則稱為第一激發態。正常情況下,原子處于基態,核外電子在各自能量最低的軌道上運動。如果將一定外界能量如光能提供給該基態原子,當外界光能量E恰好等于該基態原子中基態和某一較高能級之間的能級差E時,該原子將吸收這一特征波長的光,外層電子由基態躍遷到相應的激發態,而產生原子吸收光譜。電子躍遷到較高能級以后處于激發態,但激發態電子是不穩定的,大約經過10^-8秒以后,激發態電子將返回基態或其它較低能級,并將電子躍遷時所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釋放出去,這個過程稱原子發射光譜。可見原子吸收光譜過程吸收輻射能量,而原子發射光譜過程則釋放輻射能量。
磁強計是矢量型磁敏感器。用于測定地磁場的大小與方向,即測定航天器所在處地磁場強度矢量在本體系中的分量。測量磁感應強度的儀器。根據小磁針在磁場作用下能產生偏轉或振動的原理制成。而從電磁感應定律可以推出,對于給定的電阻R的閉合回路來說,只要測出流過此回路的電荷q,就可以知道此回路內磁通量的變化。這也就是磁強計的設計原理,用途之一是用來探測地磁場的變化。
利用磁傳感器來確定方向在古代很早就有使用,有資料顯示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開始使用天然磁石來指示方向。磁強計最 早可追溯到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近幾個世紀以來,磁強計一直在導航領域廣泛應用。
新聞、圖片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長春光機所
標簽:火星探測器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拍攝高清火星影像圖
- 3月4日,國家航天局發布3幅由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拍攝的高清火星影像圖,包括2幅黑白圖像和1幅彩色圖像。
-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獨立研制的火星磁強計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獨立研制的火星環繞器有效載荷火星磁強計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
- “齊魯一號”衛星成功發射推動我國天基系統應用服務模式轉變
- 齊魯一號衛星搭載了國內首臺Ku譜段SAR載荷、智能載荷、空間路由器、激光通信機等新型載荷,主要開展在軌實時任務規劃、SAR數據智能處理和直接面向終端的智能信息服務等關鍵技術驗證
-
- 我國第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成功取得歐洲EUR認證證書
- “華龍一號”是由中國兩大核電企業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和中國廣核集團在我國30余年核電科研、設計、制造、建設和運行經驗的基礎上。
-
- 我國華龍一號蒸汽發生器研發榮獲國際質量創新獎二等獎
- 2019年度國際質量創新大賽,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市舉行,“華龍一號核電蒸汽發生器研發”項目展示了核動力院系統性的應用質量創新方法助力華龍一號蒸汽發生器研發的過程。
-
- 我國“祝融號”與歐空局“火星快車”軌中繼通信試驗圓滿成功
- 中繼通信是通信術語,亦稱“接力通信”,是一種延長通信距離的方法。
-
- 中國成功研發火星產氧電催化劑 太空探索儀器能否大展拳腳
- 中國科學家近日成功研制出火星制氧電催化劑,為未來太空探索提供了重要突破。 這種創新催化劑可以有效分解火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產生可用于供氧的氧氣。 這對于人類下一步的火星探索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
- 小和尚問老和尚
- 愛蛙幫您找到最合適的光傳感解決方案
-
- 900萬像素高清顯微鏡攝像頭MHS900
- 本款顯微鏡攝像頭不僅可以匹配我司顯微鏡,也可以靈活匹配其他國產和進口采用無限遠光路系統的顯微鏡品牌型號。
-
- 高效的長期延時拍攝技術
- 本文描述的長期延時研究使用了全場景顯微成像分析平臺MICA來研究U343和MDCK細胞球形成。細胞球生長需要最佳條件,以確保細胞周期和增殖不受干擾。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ghhbs.com.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最新話題
最新資訊
- 通知公告|關于征集“我心中的中國材料大會”短視頻的通知
- BCEIA 2025 云課堂 5 月直播預告 | 知識盛宴持續來襲
- 這里有妙招,純化不迷茫!Cytiva「純化日」靈感市集進行中!
- 財報 | 阿美特克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
- 阿美特克宣布收購FARO Technologies
- 【直播講座】布魯克磁共振400熱線常見問題答疑
- 好消息丨布魯克電子顯微分析中國客戶體驗中心全新升級啦!
- May 2025 Staffing Newsletter 2025年5月人才召集令!
- 直播 | 20納米以下穩定高質量可重復TEM樣品制備
- 全球首發!PFAS 能力驗證服務來襲,權威認證讓實驗室檢測 “快人一步”
作者榜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