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UC“看”蛋白質:蛋白結構解析與互作研究的加速器
分析超速離心技術
Analytical Ultracentrifugation,簡稱AUC
是結構生物學領域一項至關重要的分析技術,它通過記錄生物大分子在溶液中的沉降行為來表征其生物物理學性質。AUC技術在蛋白質科學研究中具有廣泛應用,能夠提供關于蛋白質純度、分子量、形狀、聚集狀態、蛋白復合物組裝檢測以及分子間相互作用等詳細信息。本文將簡要介紹AUC技術在蛋白質結構解析和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應用,并凸顯其獨特優勢。
AUC技術原理和優勢
AUC技術基于離心力作用下實時監測生物大分子的沉降行為,它可提供1000-60,000rpm轉速范圍(最大相對離心力290,000×g),可獲取分析粒徑在1nm~5000nm之間粒子的分子量、大小、形狀和密度等信息,廣泛地應用于多肽、蛋白質、核酸、聚多糖、合成高分子以及納米粒子等研究領域。通過高分辨率光學系統監測樣品的沉降過程,從而獲得關于蛋白質的分子量、形狀、純度、聚集狀態以及分子間相互作用等關鍵信息。
這種方法的優勢在于它無需標記、無需固定化,且在溶液狀態下進行,能夠提供分子在天然環境中的真實行為。此外,AUC技術具有高分辨率和精確性,能夠準確測定蛋白質樣品的沉降系數,為蛋白質性質鑒定和功能分析提供重要信息。
AUC通過“可視化”離心進行蛋白研究
AUC在蛋白質結構
解析中的應用
AUC技術在蛋白質結構解析中具有重要作用。通過沉降速度(Sedimentation Velocity)和沉降平衡(Sedimentation Equilibrium)兩種模式,AUC能夠提供關于蛋白質的分子量和寡聚狀態的詳細信息。例如,沉降速度實驗可以區分單體、二聚體和多聚體,從而揭示蛋白質的組裝機制。沉降平衡實驗則能提供蛋白質溶液的精確分子量,這對于驗證蛋白質的折疊狀態和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
在對蛋白結構進行解析的時候,通常需要在高濃度條件(非樣品天然溶液狀態)下進行。而結晶狀態下的分子是以一定的規律進行排列堆積,分子實際上處于一個非自然的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中分子的構象和發揮功能的寡聚狀態可能與溶液條件下的天然狀態存在一定差別。
AUC作為重要的技術手段,可以用于確定在晶體或高濃度情況下所觀察到的聚集或相互作用狀態是否在溶液的天然狀態下存在。下圖展示了AUC基于原始溶液檢測蛋白聚集體和復雜的多亞基蛋白復合物檢測結果。
AUC用于聚體和多亞基蛋白復合物檢測
AUC在蛋白質相互作用
研究中的作用
AUC技術在研究蛋白質相互作用中具有顯著優勢。它能夠全面分析蛋白質-蛋白質、蛋白質-DNA和蛋白質-配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提供結合常數、化學計量比和相互作用參數等關鍵信息。這些數據對于揭示蛋白質復合物的形成機制和功能調控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AUC的多波長分析能力進一步拓展了其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應用范圍,使得不同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得以精準區分和量化。下圖展示了AUC用于蛋白和蛋白相互作用(左)及蛋白-小分子相互作用(右)結果。
AUC用于蛋白-蛋白及蛋白-小分子相互作用
AUC在膜蛋白研究中的應用
膜蛋白研究的首要任務是膜蛋白的獲得,即膜蛋白的分離純化。去垢劑模擬膜蛋白的天然疏水環境,通過選擇合適的去垢劑可以維持膜蛋白的穩定性和功能。如DDM在膜蛋白TmrA的分離純化以及性質研究中效果最好,能夠顯著改善樣品的均一性。AUC的檢測結果為膜蛋白的純化和性質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AUC用于檢測TmrA膜蛋白
小結
AUC技術以其獨特的優勢,在結構生物學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為蛋白質結構解析和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強大的工具。對于致力于探索生命奧秘的科學家們來說,AUC技術是重要的研究武器,有助于加速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
想要了解更多的AUC詳細內容
即可參與5月13日線上直播講座
↓ 點擊海報掃碼報名 ↓
5月13日14:00,掃碼即刻報名!
參考文獻(上下滑動閱覽)
點擊至
小貝智選商城
點擊至
中文官網
掃碼關注
官方視頻號
掃碼關注
丹納赫生命科學
小貝客服熱線
掃碼至
小貝學習中心
*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不得對原有的文字圖片等內容進行變動、重新編排或者增加新的內容,保留在不告知前提下隨時更新版本的權利。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從AUC“看”蛋白質:蛋白結構解析與互作研究的加速器
- 從AUC“看”蛋白質:蛋白結構解析與互作研究的加速器
-
- 揭開植物研究的秘密語言:看Biacore如何解碼分子互作
- 歡迎文末掃碼,進入Biacore分子互作技術理論基礎與實驗設計線上課程
-
- 植物蛋白互作研究的利器:LUC實驗與UVP ChemStudio 695的強強聯合
- LUC已成為了解植物致病機制和信號通路轉導的關鍵工具,UVP ChemStudio 695可滿足您所有的成像需求
-
- 端粒酶互作蛋白調控真核細胞端粒表達機制研究
- 探討端粒酶互作蛋白在真核細胞中對端粒表達的調控機制。通過一系列分子生物學實驗,我們發現某些關鍵蛋白與端粒酶相互作用,顯著影響端粒的維持和功能。這些發現為理解細胞衰老和癌癥發生提供了新的視角。
-
- Biacore案例集錦:外泌體互作檢測深度解析
- Biacore案例集錦:外泌體互作檢測深度解析
-
- 酵母雙雜交篩選HSPC016互作蛋白
- 研究基于酵母雙雜交系統,結合威尼德電穿孔儀與分子雜交儀,系統篩選與HSPC016相互作用的潛在蛋白。通過構建誘餌載體與cDNA文庫,優化轉化條件并利用多級報告基因篩選互作候選蛋白。
-
- 酵母雙雜交篩選HSPC016互作蛋白
- 研究基于酵母雙雜交系統,結合威尼德電穿孔儀與分子雜交儀,系統篩選與HSPC016相互作用的潛在蛋白。通過構建誘餌載體與cDNA文庫,優化轉化條件并利用多級報告基因篩選互作候選蛋白。
-
- 九圃生物賦能高質量SCI論文,南科大課題組解析根系與益生菌和病原菌互作新路徑
- 九圃生物百萬獎金助力科研!
-
- 易科泰葉綠素熒光與多光譜熒光成像技術應用案例——土壤-植物互作
- 植物與土壤的相互作用包括土壤對植物生存、生長和繁殖所施加的廣泛的生物、化學和物理效應,以及植物對土壤形成、土壤物理結構和土壤生物群活動的相互作用。
-
- 花粉活力分析儀助力揭示OsRHS與cHSP70‐4互作調控水稻開花期耐熱的分子機制
- 本實驗使用Ampha Z40花粉活力分析儀,對比發現OsRHS過表達植株花粉活力顯著低于ZH11植株,敲除植株則顯著高于ZH11植株,且非熱脅迫下無顯著差異,為OsRHS負向調控水稻花粉活力耐熱性提供了直接證據。
-
- 天然藥物ABPP和SPR互作,大規模分子相互作用-分子對接
- 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ABPP和SPR互作,大規模分子相互作用研究,分子對接 對蛋白質、核酸、小分子、天然產物研究相互作用進行親和力、動力學的全面分析,如:Ka、Kd、KD、ΔG等等;
-
- 盤點!分子互作“金標準” Biacore在CNS文章中的使用(上)
- 本期主要分享藥物開發方向的文章匯總
-
- 盤點!分子互作“金標準” Biacore在CNS文章中的使用(下)
- 本期主要分享基礎科研方向的文章匯總
-
- 從CES 2024,看激光雷達市場的發展趨勢
- 筆者:張杰,濱松中國資深市場推進工程師
-
- 從工作過程看高低溫試驗箱制冷機組的故障成因與維護
- 本文圍繞高低溫試驗箱制冷機組的工作過程,深入探討了其故障成因及相應的維護策略。通過詳細分析制冷機組在壓縮、冷凝、節流和蒸發等工作環節中的原理和運行特點
-
- 實驗干貨丨基因互作-雙熒光素酶實驗,文末有彩蛋
- 百元京東卡??\x0d\x0a試劑免費試用??
-
- 實驗干貨丨基因互作-雙熒光素酶實驗,文末有彩蛋
- 百元京東卡??\x0d\x0a試劑免費試用??
-
- 液相色譜分析蛋白質操作,液相色譜儀在蛋白質研究中的應用
- 液相色譜技術作為蛋白質分析中的一項核心工具,以其高效、準確的分離能力在多個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無論是在基礎科學研究、臨床診斷,還是在生物制藥工業中,液相色譜都為蛋白質的定性與定量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技術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ghhbs.com.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