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雙雜交系統在1989年由Fields和Song研究并開發,是目前探究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的所有實驗系統中簡單靈活且高效率的方法之一。可應用于互作蛋白的篩選、蛋白相互作用的鑒定/驗證,藥物作用位點篩選和藥物對蛋白互作影響研究等方面。
酵母雙雜交系統優勢
簡單高效:構建表達載體即可實現蛋白互作研究,省去蛋白表達、純化等步驟;
高敏感性:可滿足相對較弱的蛋白互作以及瞬時發生的蛋白互作檢測;
真實性優:一定程度上保留蛋白質的折疊與空間構像,最大限度接近真實生理形態;
應用廣泛:可對不同組織、器官、細胞、分化階段材料進行文庫構建和篩選;
酵母雙雜交原理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完整的酵母轉錄因子GAL4從結構上以及功能上可以劃分成相對獨立的兩個結構域: DNA結合結構域(BD)和DNA轉錄激活結構域(AD)。其中BD可以識別并結合GALA的上游激活序列UAS,而AD與BD相互靠近并結合會招募轉錄因子,從而促進下游轉錄機制的進行。在酵母雙雜交系統中, 表達“誘餌”(bait)蛋白的cDNA構建到含BD的載體中,表達BD-bait融合蛋白,表達“獵物”(prey)蛋白的cDNA構建至含AD載體中,表達AD-prey融合蛋白。如果bait與prey蛋白之間有相互作用并能形成蛋白-蛋白復合物,可使AD和BD彼此靠近,從而激活下游轉錄機制的進行。通過檢測報告基因表達與否,可以獲取蛋白質間相互作用的有效信息。
常見的報告基因表達檢測方式
圖片來源:Paiano A et al. Curr Protoc Protein Sci. 2019
功能互補:報告基因HIS、ADE、LACZ、MEL1的激活,使得酵母可在營養缺陷型培養基(缺乏Leu/Trp/His/Ade)上生長。
顯色反應:報告基因表達α-半乳糖苷酶,使X-α-Gal顯色底物變藍。有時還可選擇金擔子素A作為進一步檢測的報告因子。
通常選擇功能互補和顯色反應相結合的方式確保篩選到陽性菌落。
酵母雙雜系統的應用
1. 發現新的蛋白質和蛋白質的新功能
2. 在細胞體內研究抗原和抗體的相互作用
3. 篩選藥物的作用位點
4. 建立基因組蛋白連鎖圖。
相關產品推薦
產品定位 |
產品名稱 |
產品貨號 |
RNA提取 |
TRIeasyTM LS Total RNA Extraction Reagent 液體總RNA提取試劑(同TRIzol LS) |
19201ES |
19211ES |
||
19221ES |
||
19291ES |
||
19292ES |
||
19301ES |
||
19321ES |
||
篩選底物 |
10903ES |
|
篩選抗生素 |
60231ES |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