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皿中的“human being”:類器官與器官芯片在藥物研發中的應用
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們見證了生物醫藥領域的一項重大進展:類器官與器官芯片技術的崛起。這一變革不僅將為藥物研發提供更精確、更高效的工具,還有望大幅縮短藥物研發周期并降低成本。2022年FDA發布Modernization Act 2.0,取消新藥臨床前進行動物實驗的強制要求,并推薦了以類器官技術為代表的非動物的檢測手段。
2022年2月,基于Wyss研究所肺器官芯片數據,FDA批準了Azeliragon直接開展針對重癥COVID-19住院患者的Ⅱ期臨床試驗。
2022年8月,由賽諾菲和器官芯片公司Hesperos合作測試了一款免疫脫髓鞘藥物獲FDA批準,成為全球首個完全基于神經器官芯片研究數據進入臨床試驗的案例。
2023年5月,恒瑞醫藥HRS-1893片獲批開展臨床試驗,成為國內首個使用心臟器官芯片數據獲批IND的小分子藥物。
2023年6月,藝妙神州自研的IM83 CAR-T細胞注射液獲批開展臨床試驗,成為國內首個使用類器官數據獲批IND的CGT藥物。
2023年7月,齊魯制藥注射用QLF3108雙抗免疫藥物獲得臨床許可,成國內首個使用類器官獲批IND的雙抗免疫藥物。
體外新方法的類型[1]
(圖源:Stresser DM, Kopec AK, Hewitt P, etal. Towards in vitro models for reducing or replacing the use of animals in drug testing. Nat Biomed Eng. 2023, DOI: 10.1038/s41551-023-01154-7)
藥物發現階段:類器官與器官芯片的貢獻
在藥物發現階段,類器官與器官芯片的應用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工具,用于模擬生物體內的各種生理和病理過程。在過去疫情期間的流行病之一——新冠肺炎,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SARS-CoV-2)引起,SARS-CoV-2不僅會感染呼吸道,還會對許多器官造成損害。有研究者通過培養構建誘導多能干細胞衍生的類器官,研究SARS-CoV-2的趨向性、宿主反應和免疫細胞介導的宿主損傷,以進行機制探索、新冠病毒疫苗研制和治療性藥物的開發[2]。
除此之外,人體來源的誘導多能干細胞工程心臟組織,為患者特異性疾病模型的構建、藥物發現和心臟修復提供了獨特的契機。自二十多年前第一個工程心臟問世以來,基于人體來源的誘導多能干細胞的三維心臟類器官和芯片心臟系統已成為心血管類疾病基礎研究的支柱,為人類病理、生理學基礎研究和發展搭建了寶貴的平臺[3]。
藥物篩選階段:類器官與器官芯片的價值
藥物篩選是藥物研發的關鍵階段,類器官與器官芯片在其中展現出獨特的潛在價值。不僅能預測藥物的治療效果,還能揭示潛在的毒副作用,從而提高藥物篩選的準確性和時效性。眾所周知,腫瘤異質性是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提示患者有可能可以從強針對性的個性體化治療方案中獲益。目前患者來源的類器官(Patient-derived organoids,PDOs) 已成功被用于預測不同抗癌藥物敏感性的功能模型,有研究者通過建立膀胱癌不同階段的對應PDOs,借此反向驗證不同時間點采樣階段腫瘤的進化演變過程,監測癌癥的復發和進展,并評估藥物體外的敏感性程度[4]。
藥物安全性評價:類器官與器官芯片的潛力
在藥物安全性評價方面,類器官與器官芯片能夠模擬復雜的微環境和相關組織眾多的體內生理功能,從而填補動物和人類之間的種屬性差異,因此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例如,腸道PDOs可用于研究T細胞檢測雙特異性抗體的靶向腫瘤外毒性,此種模型可以幫助捕獲傳統基于組織模型而無法預測的藥物毒性,以及T細胞檢測雙特異性抗體反應中的患者-患者之間的變異性。本項研究還發現患者來源的腸道類器官還可以助力免疫細胞-上皮組織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癌癥免疫療法的臨床前和臨床中發展[5]。
丹納赫生命科學可提供類器官研究綜合解決方案,助力類器官和類器官芯片的研究與開發。
CytoFLEX SRT流式細胞分選儀獲取高活性細胞
在類器官的制備和鑒定階段對目的細胞進行快速、準確的分析識別和分選獲取,提高準確性、分選效率及類器官培養的成功率。
全自動模塊化開機流程
出色的流式多色分析靈敏度,方便易用的補償庫功能
標準化功能進一步降低批間差異
100微米噴嘴,15PSI超低壓,垂直分選
的CytoFLEX SRT流式細胞分選儀
Ivesta 3格林諾夫體視顯微鏡持續記錄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分化節點
Ivesta 3格林諾夫體視顯微鏡適用于類器官制備過程中的組織采集,樣本檢查和分析。誘導多能干細胞來源類器官的整個實驗流程較長,在此過程中對iPSC分化節點的把控至關重要。而細胞的狀態瞬息萬變,若使用熒光染色后的拍攝有可能會耽誤某些重要節點的圖像記錄,因此在明場下觀察活細胞/類器官的狀態,對于判斷是否進行后續實驗步驟就顯得至關重要。
采用FusionOptics融合光學技術,兼具高分辨率和大景深,提供出色的3D觀察能力
最大工作距離為122毫米,便于處理和操作樣本
提供多種配置,包括內置攝像頭或C型接口,以適應不同的應用需求,最高放大倍數可達55倍
設計初衷旨在提高檢查效率和減少人為誤差,確保結果的一致性和可重復性
徠卡顯微系統的Ivesta 3格林諾夫體視顯微鏡
Echo 650系列聲波移液系統助力微量化藥物敏感性檢測
在Biomek自動化系統基礎上搭配Echo 650移液工作站可以進行藥敏檢測實驗。
操作溫和,非接觸移液方式
所有移液過程自動優化和實時調整,無需校準
所有移液過程自動優化和實時調整,無需校準
精準移取2.5或25nl微量液滴流
根據不斷變化的液體類型、體積或性質進行實時調節
微量化檢測,節省化合物和檢測試劑
直接稀釋,發現更多活性化合物
的Echo 650系列聲波移液系統
SpectraMax i3x多功能酶標儀助力藥敏檢測和藥物篩選
多功能微孔板檢測,提供無染色的明場細胞識別、細胞計數和融合測定,并提供吸光度、熒光和發光等多種檢測模式。
無染色的明場細胞識別、細胞計數和融合測定,簡化工作流程
支持從6孔至1536孔的微孔板,使用SoftMax Pro控制和數據分析
兩個熒光檢測通道可用于細胞活性分析或細胞毒性檢測,包括細胞存活率和轉染效率的比率測定,提供簡便的操作和直觀的結果
美谷分子儀器的SpectraMax i3x多功能酶標儀
參考文獻
1. Stresser DM, Kopec AK, Hewitt P, etal. Towards in vitro models for reducing or replacing the use of animals in drug testing. Nat Biomed Eng. 2023, DOI: 10.1038/s41551-023-01154-7
2. Han Y, Yang L, Lacko LA, Chen S. Human organoid models to study SARS-CoV-2 infection. Nat Methods. 2022, 19(4): 418.
3. Cho S, Discher DE, Leong KW,eta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cardiovascular tissue engineering. Nat Methods. 2022, 19: 1064.
4. Minoli M, Cantore T, Hanhart D, et al. Bladder cancer organoids as a functional system to model different disease stages and therapy response. Nat Commun, 2023.14: 2214.
5. Harter, M.F., Recaldin, T., Gerard, R. et al. Analysis of off-tumour toxicities of T-cell-engaging bispecific antibodies via donor-matched intestinal organoids and tumouroids. Nat. Biomed. Eng, 2023, DOI: 10.1038/s41551-023-01156-5
更多產品信息咨詢,
請點擊“閱讀原文”,與我們聯系。
點擊至
小貝智選商城
點擊至
中文官網
掃碼關注
官方視頻號
掃碼關注
丹納赫生命科學
小貝客服熱線
掃碼至
小貝學習中心
*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不得對原有的文字圖片等內容進行變動、重新編排或者增加新的內容,保留在不告知前提下隨時更新版本的權利。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器皿中的“human being”:類器官與器官芯片在藥物研發中的應用
- 器皿中的“human being”:類器官與器官芯片在藥物研發中的應用
-
- Organoids 類器官(器官芯片綜述)
- 類器官是簡單的基于組織工程細胞的體外模型,它概括了體內組織的復雜結構和功能的許多方面,如用于人體組織發育、再生和修復的基本機制研究,也可以用于診斷、疾病建模、藥物發現和個性化醫療。類器官來源于多能干細胞或組織駐留干細胞(胚胎或成體)等。
-
- 微小器官的宏大未來——類器官技術在臨床研究和醫學應用轉化中的更多可能
- 微小器官的宏大未來——類器官技術在臨床研究和醫學應用轉化中的更多可能
-
- 小腸類器官與胚胎發育的單細胞研究
- 揭示腸道類器官和胚狀體發育的奧秘
-
- 揭秘生命:類器官和器官芯片技術
- 量體裁衣,替身試藥,精準治療
-
- 【新品發布】全自動一體化類器官工作站賦能類器官研究和應用
- 【新品發布】全自動一體化類器官工作站賦能類器官研究和應用
-
- 器官芯片,開啟“芯”視界
- 類器官是利用3D培養技術在體外對干細胞或器官祖細胞進行誘導分化而形成的三維多細胞組織結構,其結構和功能更加接近目標器官或組織,是一種體外的、自我組織的3D的微組織或器官。
-
- 探索QSense PDMS 芯片在表面相互作用分析中的應用
- PDMS 芯片專為使用QCM-D(耗散型石英晶體微天平技術)進行納米尺度的時間分辨的表面相互作用分析而打造,從而深入了解分子與表面相互作用和構象變化。這一能力為研究和工業應用提供了寶貴的數據支持。
-
- 工程化類器官(Engineering Organoids)
- 類器官是在體外微型化和簡化的組織模型系統,因其在模擬組織發育和疾病、個性化醫學、藥物篩選和細胞療法方面的巨大潛力而備受關注。本文提出通過在類器官系統各個層面上采用工程學方法,可以解決傳統類器官培養中的許多限制。
-
- 3D類器官培養解決方案
- firefly?全自動移液分液平臺與dragonfly?多功能分液平臺,為您提供類器官培養接種、換液、給藥一體化解決方案,極大提升實驗通量與效率,確保實驗的精準性與一致性,為您的研究保駕護航。
-
- 類器官厚樣本的深層成像
- 發育的深處:一種新穎的成像技術揭示了類器官的形成
-
- 癌癥和類器官研究的必備品
- 癌癥和類器官研究的優化解決方案
-
- 類器官技術:生物醫學的革新力量
- 科學資訊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ghhbs.com.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